燒旺錘煉黨性的“大熔爐”——如何把握《關于新形勢下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的基本精神
一座煉鋼熔爐,如果長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沒有達到足夠的溫度,就鍛造不出好鋼來。黨内政治生活,就像一座錘煉黨性、淬化思想的熔爐,如果長期不開展,或者開展了卻不夠規範嚴肅,也鍛造不出一支鋼鐵般的黨員、幹部隊伍。
千磨萬擊,百煉成鋼。嚴肅黨内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内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内政治生活嚴起。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就是針對黨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燒旺錘煉黨性的“大熔爐”,錘煉黨性、砥砺品格,煉就共産黨人的“金剛不壞之身”,營造全黨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
一 從嚴治黨從黨内政治生活嚴起
1929年冬天,在福建省上杭縣,我們黨召開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會上,為糾正黨内和軍隊中出現的極端民主化、非組織化等錯誤傾向,毛澤東同志首次提出了“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的思想,為黨内政治生活健康開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内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以古田會議為起點,從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強調“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這一“最重要的紀律”,到1957年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的目标,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再到1980年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關于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一次次歲月磨砺,一輪輪實踐淬煉,造就了一支堅若磐石、勇往直前的鋼鐵先鋒隊伍。
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衆、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為主要内容的黨内政治生活基本規範。黨内政治生活,是解決黨内矛盾和問題的“金鑰匙”,是黨員、幹部錘煉黨性的“大熔爐”,是純潔黨風的“淨化器”。隻有保持正常健康的黨内政治生活,全黨才能風清氣正、團結統一,充滿生機活力,黨和國家事業才能蓬勃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堅強的決心和有力的舉措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内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為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從總體上看,黨内政治生活狀況是好的。同時也要看到,一個時期以來,黨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是:在一些黨員、幹部包括高級幹部中,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黨不忠誠、紀律松弛、脫離群衆、獨斷專行、弄虛作假、庸懶無為,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好人主義、宗派主義、山頭主義、拜金主義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任人唯親、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現象屢禁不止,濫用權力、貪污受賄、腐化堕落、違法亂紀等現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級幹部中極少數人政治野心膨脹、權欲熏心,搞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夥夥、拉幫結派、謀取權位等政治陰謀活動。這些問題,嚴重侵蝕了黨的思想道德基礎,破壞了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損害了黨内政治生态和黨的形象,影響了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
解決這些突出問題,必須加強和規範黨内政治生活,絕不能讓管黨治黨的“大熔爐”變成沒有熱度的“冷竈台”,更不能坐視作為戰鬥堡壘的黨組織變成想來即來毫無凝聚力的“大車店”。正是基于此,《準則》直擊當前黨内政治生活存在的弊病和頑症,嚴格建章立制,出台系列舉措,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嶄新篇章。
權威解讀
打造過硬執政骨幹隊伍離不開嚴肅的黨内政治生活
潘盛洲(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作為一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如果沒有嚴肅的黨内政治生活,就無法打造一支過硬的執政骨幹隊伍,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就會大大下降,從而不可能把國家治理好,也就不可能領導全國人民有力推進民族複興的偉大事業。
二 嚴肅黨内政治生活的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閉幕後,《關于新形勢下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一經公布,就引起了國内外的廣泛關注。有國外媒體這樣評價:“中國共産黨從嚴肅黨内政治生活入手全面從嚴治黨,抓住了管黨治黨的要害和關鍵,展現了中國共産黨的勇氣與自信,值得世界許多政黨學習和借鑒。”
《準則》共三大闆塊、12個部分、1.3萬多字,涵蓋面廣、内容豐富,每句話都有深刻内涵和明确指向,緊緊圍繞全面從嚴治黨這個主題,提出了160多條新規定新舉措,為新形勢下加強和規範黨内政治生活提供了行動綱領。
明确了根本原則。《準則》為嚴肅黨内政治生活劃出了兩條基準線。一條是以黨章為根本遵循,黨内政治生活的每一項具體規定,都必須高度尊崇黨章、嚴格貫徹黨章、積極維護黨章,使嚴肅黨内政治生活的過程成為貫徹黨章的過程;另一條是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衆路線,确保黨内政治生活堅持正确政治方向、獲得思想理論指引、增強貫徹執行力、得到最廣泛支持。
明确了主要目标。《準則》把嚴肅黨内政治生活的目标概括為“四個着力”和“六個又有”。“四個着力”,就是着力增強黨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着力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着力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六個又有”,就是努力在全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四個着力”“六個又有”各有側重、有機統一,指明了嚴肅黨内政治生活的出發點、落腳點、着力點。
明确了基本内容。《準則》從12個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體規定。其中,既包括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又包括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既包括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又包括發揚黨内民主和保障黨員權利、堅持正确選人用人導向;既包括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又包括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這些要求和規定,指出了病症,并開出了藥方,兼顧治标之舉和治本之策,共同構成黨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知識鍊接
着力增強黨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
增強政治性,就是黨内政治生活要把握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導黨員、幹部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
增強時代性,就是黨内政治生活要緊跟時代步伐、聆聽時代聲音、回答時代課題,及時發現和解決黨内出現的新問題,使黨内政治生活始終充滿活力。
增強原則性,就是黨内政治生活要堅持黨的思想原則、政治原則、組織原則、工作原則,按原則處理黨内各種關系,按原則解決黨内矛盾和問題。
增強戰鬥性,就是黨内政治生活要旗幟鮮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使每個黨組織都成為激濁揚清的戰鬥堡壘,使每個黨員都成為扶正祛邪的戰鬥員。
三 新老《準則》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1980年,我們黨針對當時黨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它對于當時實現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的撥亂反正,實現全黨工作中心的轉移,發揮了重要曆史作用。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30多年過去了,形勢任務和黨内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當時極為突出的一些問題,今天已經不再凸顯;當時尚未成氣候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今天卻已嚴峻而緊迫。加之黨的建設積累了大量新成果新經驗,有待寫進文件上升為制度規範。因此,有必要制定和頒布新《準則》,在重申1980年《準則》主要原則和規定的基礎上,針對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新要求。
新老《準則》是什麼關系呢?新《準則》是不是替代了老《準則》?實際上,兩者都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内政治生活必須遵循的,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關系。
一脈相承,“承”自哪裡?老《準則》強調的主要原則和規定,在今天仍然适用,新《準則》予以重申和堅持。比如,關于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關于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嚴格遵守黨的紀律,關于要求黨員、幹部講真話、言行一緻,關于發揚黨内民主、正确對待不同意見,關于保障黨員權利不受侵犯,關于接受黨和群衆的監督、不準搞特權,等等。這些過去行之有效的規定,必須繼續堅持和遵守。
與時俱進,“進”在何處?新《準則》結合新的時代特點和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新規定。比如,強調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涉及全黨全國性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隻有黨中央有權作出決定和解釋;嚴禁在黨内拉私人關系、培植個人勢力、結成利益集團;領導幹部特别是高級幹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等等。這些新的制度安排,是新形勢新任務對嚴肅黨内政治生活提出的新要求。
微言大義
◆一本小冊子,黨内大規範,字字皆诤言,句句硬約束。
◆黨内生活有尺子,黨員幹部有樣子;黨的建設開新局,事業發展上台階。
◆加強和規範黨内政治生活,不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
◆嚴格黨内政治生活,嚴明的是領導操守,規範的是黨員行為,惠及的是百姓民生。
四 把握貫徹《準則》工作着力點
2017年新年前夕,在中南海懷仁堂,中央政治局利用兩天時間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重點對照《準則》和《條例》,聯系工作實際進行自我檢查、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研究加強黨内政治生活和黨内監督的措施。中央政治局帶頭落實的實際行動,極大地帶動了全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各項要求。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準則》管不管用,關鍵看能不能執行到位。習近平總書記對貫徹落實《準則》提出了5個方面的要求,明确了重要任務和工作着力點,為深入貫徹落實指明了方向。現在,就是要把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進一步落細落小落實,抓緊抓好抓常,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抓好思想教育這個根本。“欲事立,須是心立。”加強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是黨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全黨步調一緻的前提。回顧這些年,黨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根子還是一些黨員、幹部理想信念這個“壓艙石”發生了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出現了松動。理想信念源自堅守,成于磨砺。要持之以恒強化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特别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斷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
抓好嚴明紀律這個關鍵。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紀律嚴明,是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緻前進的重要保障。要對照《準則》精神,對現有制度規範進行梳理,該制定的制定,該修訂的修訂,讓黨内政治生活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堅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使各項紀律規矩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防止出現“破窗效應”。
抓好選人用人這個導向。“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人用人是黨内政治生活的風向标,選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幹部作風,乃至就有什麼樣的政治生态。落實好幹部标準,嚴格規範程序,真正把那些忠誠幹淨擔當,為民務實清廉,奮發有為、成績突出的幹部選出來,委以重任。大力整治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堅決糾正“劣币驅逐良币”的逆淘汰現象,以用人環境的風清氣正促進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用好組織生活這個經常性手段。黨的組織生活,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組織生活開展得如何、質量高不高,直接關系黨員的黨性修養和黨組織的戰鬥力。要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請示報告等制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适應黨員結構和傳播手段的新變化,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組織生活的質量和效果。
抓住繼承和創新這兩個關鍵環節。繼承是為了堅守我們的光榮傳統,創新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在長期的實踐中,我們黨形成了許多開展黨内政治生活的好經驗好做法。這是我們的傳家寶,不能丢,丢了就丢了根,就可能會變質。同時,面對新的形勢,如果裹足不前、墨守成規,就會被曆史淘汰,被時代抛棄。必須立足新實際,從内容、形式、載體、方法、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進和創新,使黨内政治生活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滞。”嚴肅黨内政治生活,是一個堅持不懈、不斷積累的過程。隻有一鼓作氣、乘勢而上,把《準則》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才能燒旺黨内政治生活這個“大熔爐”,鍛造堅強過硬的黨員、幹部隊伍,為完成黨的崇高使命提供可靠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