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答學生問:我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産黨》
一
接到同學留言,說他最近很困惑,不知道如何選擇。他有資格被發展為黨員,但是他還沒想好,問我怎麼看。
我特别欣慰,因為他在思考,有判斷,想抉擇。人不思考,和鹹魚有什麼分别?别人都說好,你就選擇,你是别人的牽線小木偶嗎?
即使所有人都告訴你這是個好事,你沒想好,那也要慎重。這才是你自己的生命,這才是你自己的選擇,這才是為自己負責。
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産黨?這是他給我的問題,也是我給自己的命題,我們今天一起來聊聊。
二
我大學畢業之前才成為正式黨員,不算早,很多人在高中就是黨員了。當然,這不好比較,我也不羨慕,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不能老是看着别人。如果你的眼睛一直盯着别人,也就迷失了自己。其實,我很多條件早就具備了,我群衆基礎很好,威望很高。班級裡各種選舉,隻要是正面的,隻要我參加,基本我就是第一名。有時候我還是全票,也就是說連我自己都覺得我挺好的。
但是我什麼都好,就是學習不好。于是,威望再高,基礎再好,成績太差,還是沒有資格入黨。因為成績原因我主動辭去班長職務,結果班級同學硬生生又把我選上了。當然,最終我還是“辭職”了,因為成績确實慘不忍睹。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後來東風來了,但是風太小,成績有好轉,但是不夠好。我成績一直拼命追趕到大三才逐漸符合條件。于是,我開始激動萬分地進入組織的考察程序。
那麼,問題來了,我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産黨?
三
有很多同學一談入黨動機都是套話連篇,動不動就“從小爺爺對我說”。純粹是為了讓自己顯得基礎牢固、條件成熟,随時把爺爺搬出來憶苦思甜。要麼是從小爺爺對我說,吃水不忘打井人;要麼是從小爺爺教育我,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要麼是從小爺爺告訴我,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
我一度深深地懷疑,大家擁有同一個爺爺。
這些無比正确的廢話,持續了很多年,現在也在使用。我不認為這個就不好,但是我認為你入黨應該是你自己的事。而且,我認為,就算爺爺真的跟你說,你們都是那麼乖的孫子嗎?我從來沒有這麼說過,也從來沒有讓我爺爺現身說法。
因為我沒有見過我爺爺。
但是我家根正苗紅,出身貧農是真的,而且我們家也基本都是黨員。我爺爺生前是村黨支部書記,我叔叔也是,我爸爸則是在部隊曆練成長的黨員。
但是,給我最大震撼的不是他們。
四
在我入黨前組織談話的時候,學校宣傳部部長讓我談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産黨。我沒有講我的爺爺,也沒有講我的家庭熏陶,我講了一個故事。
我大學讀書是在外國語學院,外語學院當時的黨委書記是畢可友。他有個親侄女小畢在我們班讀書,我們那時候特别羨慕。因為有個親戚在身邊罩着,就算是同等能力看關系,至少心裡踏實了一些。小畢從來都是撇撇嘴,說你們不了解我大爺,他不會為任何人走後門。我們就哈哈哈,傻子才信。後來,小畢參加學院保研面試,她一直是前三名,我們學院有兩個名額。學院早就傳開了,說小畢你妥妥地保研了,成績本來就好,何況還有你大爺。小畢一臉兇相,你大爺!她說要是她大爺不在,說不定還好一些。我們又哈哈哈,傻子才信。
後來,結果公示,小畢果然沒有上!小畢竟然沒有上?!
那幾天小畢眼睛哭得跟桃兒似的,我們誰也不忍心去讨論她大爺的事。
不過我們也慢慢相信有個當領導的大爺有時候真不見得是好事。她自己當然不是吃素的,自己考研考去了北京更優秀的學校。
後來,有一次采訪畢書記,我提到了這個話題,就說大家當時都覺得不可思議。畢書記說,什麼叫不可思議?升學考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天大的事情,她并沒有特别傲人的成績。而且,當個人利益和别人的利益沖突了,黨員本來就要作出犧牲和讓步,不然憑什麼你是黨員?入黨的時候都宣誓過的,要随時付出,入黨不是為了能夠給自己獲得更多利益……
他說得特别認真,我聽得特别仔細。
我腦海閃過一個詞叫正義凜然,有股正氣支撐的人大概都是威風凜凜百毒不侵的。我覺得我做不了這樣的人,但是我覺得我願意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我覺得這才是正能量的世界,我覺得這才是我們都需要的世界。
所以,我決定加入中國共産黨。
五
但是,我還是太年輕了,世界觀和價值觀并不會就這樣輕易地生根發芽。信念建立太單純,摧毀起來也特别容易。
後來,我到了上海讀書。雖然我隻是研一的新生,雖然我是支部黨齡最短的黨員,但可能是因為樂于奉獻和勇于擔當,很快擔任了黨支部書記,後來竟然還以新生的身份競選成為研究生會主席。
那時候,我們支部的核心任務就是組織政治學習,我第一次當黨支部書記,第一次帶領大家學習,所以我特别用心。當時,我們的學習任務是領會上海市委領導同志的講話精神。我們認真學習了3個月。後來,領導被抓了。
學習過程自然無疾而終。然而,我不能接受。接下來的很多天我特别傷心,特别難過,特别委屈,就好像自己辛辛苦苦在海邊建了一個城堡,一個浪打過來就全部坍塌。
回想起過去的3個月,我覺得所有的努力特别可笑。越用心越受傷,越在意越痛苦,越賣力越滑稽。我當時想不明白,也無法向别人求助,我想不通。很多人還嘲笑我,有什麼好委屈的,跟你有什麼關系?别人未必理解我的憤懑,未必理解信念受到沖擊的迷茫。
六
時間慢慢過去了,我自己也終于可以比較平靜地想清楚一些問題。
其實,我們不應該把入黨的動機跟某個人聯系在一起。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他們都是個人,都是個體。把信仰交給個人承載永遠是有風險的,也是脆弱的。或者說來得快,去得也快;建立很容易,摧毀也簡單。因為人是會變的,所以我們有個詞叫蓋棺論定,死了才靠譜兒。尤其在别人信仰沒有那麼牢固、沒那麼可靠的前提下。
另外,我們不應該因人廢言,不應該因為人出了事,就覺得所有的話都沒道理。上海市委領導當時的種種講話不是代表他個人,講話的意義也不能因為他個人出事而全盤否定。隻不過,在以德治國的傳統文化中,德行有問題,那就什麼都不是。
現在,我們重新來回答這個問題:今天,你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産黨?如果過去我的認識膚淺,那我也要自己尋找一個答案,這不是為了宏偉的目标,是給自己的内心一個交代。
七
我開始讀黨史,我想從這個黨的誕生之初去尋找答案。不為了考試,不為了考級,隻為了内心的平靜,隻為了給内心那些湧動的不安找一個落腳的地方。
然後,我有了太多太多的疑問。
比如,一個隻有十二三個代表的大會,一個隻有50多人的政黨,最小的不到20歲,靠什麼克服千難萬險聚集到一起?比如,那些早期代表有的衣食無憂,有的在外國留學,有的身居高位,是什麼讓他們心甘情願抛棄一切幹共産?比如,中國近代史的舞台上各方都有登台亮相的機會,北洋軍閥、封建複辟、辛亥革命、國民政府,為什麼是共産黨最終走到了曆史舞台的中心?比如,這個逆襲的政黨誕生之初沒有任何光環,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資曆,哪裡來的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底氣?比如,這個命運多舛的政黨一路面臨各種圍剿追擊,面臨各種逃離、掉隊、背叛,靠什麼堅持到最後的勝利?比如,曆史始終在觀看,人民始終在判斷,是什麼讓人民選擇了共産黨,而不是其他政黨?
答案隻能是兩個字:信仰。
是誰選擇了共産黨?曆史,還有人民。
八
加入一個組織,就要了解一個組織的過去,看清一個組織的未來。這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其實這個最基本的要求我們都沒做好。我們受了很多年的教育,但是教育我們的人并沒有很好地完成這份工作。因為我們在這麼多年的教育中失去了對曆史的興趣和對選擇的敏感,其實曆史全是細節,曆史全是故事,曆史充滿懸念,曆史波谲雲詭。
這個組織的過去其實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自己不讀黨史,不讀黨章。我們沒有經曆過艱苦歲月,也就不能憑空建立起對黨的感情。所以,我們要回頭看,要仔細想,要慢慢走。
這個政黨的曆史并不遙遠,這個政黨的現在其實也不複雜。知道怎麼來的,才能知道身在何處,才能知道去往何方,這是最簡單的邏輯。
這個政黨的未來也容易判斷,這一兩年,我們見證了很多事。所有人都看得到“打老虎,拍蒼蠅”,看得到“從嚴治黨”;所有人都看得到“八項規定”,看得到“群衆路線”;所有人都看得到“三嚴三實”,看得到“兩學一做”;越來越具體,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常态,這就是趨勢。
道理并不複雜,心中沒有人民,必被人民所棄。這個政黨的榮光與人民緊緊相依,未來的輝煌也必然有賴于此,也隻能如此。這是曆史給出的答案,也是中共自己的選擇。
九
我想,我今天給出的肯定不是最終答案。或者,我也不是想給出一個最終答案。
現在,入黨的門檻越來越高,入黨也越來越困難。決定一個黨的生機和活力的,永遠不是黨員的數量,而是質量。那就讓真心想加入這個組織的同志們面臨更多一些考驗。我認為,如果一個人沒有強大的群衆基礎,不能為群衆全心全意奉獻,做不到吃苦在前,享樂在後,他是沒有資格入黨的。至少,在我所能輻射的範圍内,就是如此的标準和要求。
如果大家都同意這樣的觀點,那就不隻是我,而是我們。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
同時,也應該帶着每個人的信念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