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糧食與食品工程系工作總結
萬象更新辭舊歲,峥嵘歲月又一年。糧食與食品工程系于2016年底正式成立到現在已一年有餘。在學院轉型發展的關鍵期,我系全體教職員工以高強度、重負荷、快節奏的工作狀态,保證了今年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現從黨建工作、教學運行、學生工作、轉型發展、綜合改革、平安校園六部分進行總結。總結如下:
一、黨建工作
2017年,糧食與食品工程系黨總支按照學院黨委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積極組織全體師生黨員開展迎接十九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黨建活動,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圍繞學院中心工作,進一步加強幹部隊伍和黨員隊伍建設,提高黨建工作成效。
1、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
糧食與食品工程系黨總支全面履行職責範圍内的黨風廉政建設任務,切實貫徹學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求,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健全責任體系,落實責任分工,厘清《廉政風險防控責任清單》并确定責任人和防控措施。利用“三會一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組織師生黨員認真學習上級和學院黨委有關黨風廉政建設會議精神和文件,重點學習黨章和“兩準則”、“三條例”,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按時足額繳納黨費,嚴格執行政治和廉潔紀律,遵守群衆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依法履行職責,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按時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年終述職述廉工作,自覺接受全系師生的監督。
2、紮實開展學習教育,提高黨員意識
按照學院黨委的要求,糧食與食品工程系黨總支認真制定學習計劃,充分利用“三會一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每周三堅持組織政治學習,通過幹部領學、個人自學、集體研學等多種形式,支部QQ、微信群、公衆号、系部網站等多種媒介發布學習資料,宣傳學習動态和心得體會,認真傳達落實學院2017年黨政工作要點,學習黨章黨紀黨規,學習宣傳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年共開展主題黨日活動4次,書記(副書記)講黨課2次,多媒介發布學習資料和宣傳稿60餘篇,督促全體師生黨員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并通過開展知識競賽、心得體會交流等形式提高積極性,引導全體黨員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并以實際行動争做“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
3、以黨建促發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糧食與食品工程系黨總支在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引導全體黨員幹部教師牢記崗位職責和黨員身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各自崗位上、體現到具體行動上,強化責任擔當,圍繞學院中心工作,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2017年,孫美玲同志指導的大學生創新項目“新型專利菌株ZGJ-1的應用開發”項目獲批國家立項,章焰同志獲得學院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理科組第一名,輔導員張忠萌獲得學院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名,充分體現了共産黨員的責任擔當和創新奉獻精神。
4、加強學生黨建管理,規範學生黨員發展程序。
糧食與食品工程系學生黨支部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标準》和《中國共産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制訂《糧食與食品工程系學生黨員發展對象推薦标準及程序》,下發“班級學生黨員發展檔案”,加強學生黨建管理,規範學生黨員發展程序。支部在系黨總支和黨委學工部領導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按期開展組織生活,積極組織學生黨員開展迎接十九大、學習十九大精神相關主題黨建活動,本學期組織開展新生入黨知識教育1次,支部黨課4次,外出參觀1次,主題黨日活動2次,視頻學習2次,演講比賽1次,黨建知識競賽1次。2017年共發展學生黨員10人,目前學生黨支部有學生黨員17人,其中正式黨員7人。全年共推薦29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學院黨校學習,其中上半年14名,結業考試通過率100%。加強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和過程管理,通過安全值班崗、勞動課、志願服務等方式培養為同學、為社會服務的奉獻精神和宗旨意識。
二、教學運行工作總結
(一)常規教學工作
我系2017年共有專、兼職教師15人,全年完成教學學時2000多學時,承擔了40餘門本、專科班級的教學任務,以及實驗、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工作,順利完成了17屆本科畢業工作。今年共有21人參加考研,錄取14人,考研率占本科畢業總人數的33.3%,占報考人數的66.6%,在全院名列前茅。
為提高教學質量,各教研室都制定了詳細的年度工作計劃以及教研活動計劃、教學計劃、實驗、實訓、實習計劃、本科畢業生工作計劃等,并對每個計劃的落實加強監督,嚴格把關。全年共召開各類教學研究會議30多次。
教學過程中廣泛收集了學生對教學的反饋意見,随機抽調學生座談,了解教師的教學活動情況,對個别教師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限期整改,對任課教師的教案、講義、作業批閱及班務日志,定期抽查、核實,發現問題立即解決處理。每學期期中按照教學管理的有關精神,組織各班同學對各科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全面評價,為提高教學效果提供參考依據。
(二)科研工作
1、孫美玲老師成功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一項;
2、孫美玲、劉齊兩位老師申報并獲批湖北省糧食局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項目2項,經費共計60萬元;
3、全系老師申報湖北省教育廳優秀中青年教師科技創新團隊項目一項;
4、劉愛紅、章焰、陳潔等老師在國内外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
(三)教師培養工作
1、安排楊登想等老師參加2017糧食科技活動周活動;
2、章焰老師在學院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得理科組第一名;
3、章焰老師的《谷物品質分析》課程獲批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精品視頻公開課;
4、孫美玲老師參加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幹教師訪問學者,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到武漢大學進修一年;
5、章焰、劉愛紅老師利用暑假時間前往武漢市食品化妝品檢驗所、武漢國家稻米交易中心挂職鍛煉1個月;
6、新進專業教師一名。
(四)專業建設工作
我系今年在湖北省糧食局的關心下,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面向糧食行業基層員工的學曆教育班。重新制定了适合在職員工學習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計劃,體現“工學交替,突出能力培養”的特色。
今年我系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充分讨論、認真研讨。理順了各門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做好了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銜接。
(五)實踐教學工作
實驗課完成率達100%。實驗教學沒有發生任何事故,在實驗教學中,教師依各專業發展方向,分别制定不同的實驗教學計劃,想方設法,周密安排,細心輔導,讓學生親自動手獨立完成,使學生在實驗中享受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在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中,教師大膽革新,創造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學模式:課前加強預習,課中加強引導,課後加強複習。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獨立設計完成實驗,達到了“教學相長、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系一貫注重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先後組織多個班級進行了實習、參觀等實踐教學工作。如下表:
班級 |
實習單位 |
實踐項目 |
帶隊老師 |
B食科1401 B安檢1401 |
廣西鑫糧糧食集團 廣西福象糧油有限公司 廣西中鶴食品廠 湖北省糧油食品質量監測站 武漢市食品化妝品檢驗所 |
專業實習 |
葉敏、章焰、劉齊、劉愛紅 |
Z食工1501 Z食檢1501 |
百勝餐飲集團(武漢) |
專業實習 |
劉齊 |
Z食工1501 B食科1501 |
東西湖蒙牛友之友乳品公司 |
參觀實習 |
胡永源 |
B食科1401 Z食工1501 |
大花嶺糧庫精米廠 湖北省金穗長豐糧機廠 |
參觀實習 |
楊登想 |
B食科1401 Z食工1501 |
頂益康師傅(武漢)有限公司 可口可樂(湖北)有限公司 |
參觀實習 |
葉敏 |
實踐教學的開展讓學生們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結合,讓學生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效果良好,得到學生的好評。
我系配合學院發展,積極開展轉型發展工作:今年,我系與百勝餐飲集團、武漢仟吉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聯合人才培養初步合作,下一步希望能夠開展進一步深入合作,完善“校中廠、廠中校”的人才培養模式。
(六)實驗室建設工作
我系實驗室的實驗教師共有2人,有明确分工。全學年每學期開設實驗課程約21門,全年實驗課時數達1256,完成的實驗人次為12138。實驗教師始終堅持嚴謹、認真、鑽研、創新的工作态度,不論是試劑配制、實驗準備,實驗指導還是器材回收,大家都認真負責。實驗室人員按照學校實驗室工作的有關制度,嚴格對藥品、儀器進行管理。
為了進一步完善實驗教學設備,我系提交了實驗室設備購置的相關調研報告并獲得了九十萬元的實驗設備購置款項。這對我系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七)糧食局相關工作
糧食與食品工程系自籌建以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與糧食局各職能部門對接,全面承接我院與湖北省糧食局相關部門合作的工作。具體如下:
1、湖北省糧食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我系承擔了2017年4月糧油保管員、糧油檢驗員(初級)職業技能培訓與考核工作。我系在人員配備不齊、辦公條件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克服困難,順利完成了此次為期8天的培訓與鑒定工作。此次共有277人參加培訓,最後252人通過此次培訓順利通過技能鑒定考核并拿到了證書,通過率90.9%。承擔2017年9月糧油保管員(中級)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共有30人參加此次培訓,23人通過鑒定考核并拿到證書,通過率76.6%。在全年鑒定考試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考試标準,單人單座,全程攝像。整個鑒定過程中,無一起考試舞弊違規現象發生。
2、湖北省糧食局單招班培養工作。我系于去年9月迎來湖北省糧食局直屬庫區一線員工學曆班的學生。此次一共有64名學生參與學習,分别來自于湖北省43個不同單位。我系針對這批學生仍然在原單位工作的實際情況,專門制定了“工學交替”的教學計劃,将全年共分為三次教學學習時間段,使得這批學生技能兼顧工作、同時又能安心在校學習。今年3月至今,共完成3次集中學習,學生反映良好。根據學生反映情況,我們對教學内容和形式進行了調整,弱化理論教學,強調實操技能的培養。今年所開的《糧油質量檢驗》、《糧油理化檢驗》等課程全部在實驗室完成。将《倉儲信息化》課程直接搬進了企業并且現場進行考核,讓學生在實際過程中了解信息化操作的原理與要點。這種實境教學以及實操考核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倒逼學生自主學習。
三、學生工作總結
(一)抓好意識形态工作,突出教育育人
學生工作的重點是培養合格人才。而強化意識形态工作,則是培養合格人才的前提和集礎。一年來,我系圍繞貫徹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教育部41号令,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九大”精神展開學習,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做好思想引領工作。
1.健全學習制度,做好思想引領。
我們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要求學生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緻,進一步增強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凝心聚力共築中國夢。進一步加強學生黨團組織建設和學生黨員的培養,組織團幹認真學習團中央2017年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改革,從嚴治團。開展十九大專題黨課等學習教育活動,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強化學生思想引領,将學生思想統一到學習貫徹落實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
2.要求學生全面發展,構建全系育人體系,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實踐育人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制定2017級新生入學教育安排計劃,積極做好開學的各項有關準備工作,讓學生更好的适應大學生活。開展防火、防盜、防騙“三防”講座、“校園貸網絡安全”專題講座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通過法制安全教育、衛生教育、專業思想教育、入黨介紹教育、基礎文明的養成教育等,促使新生盡快适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樹立遠大思想,确立精神支柱,不斷增強學生愛校、愛班級的集體主義情懷,增強學生自立意識。
(二)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突出管理育人
學生工作的特點是在管理中育人。而強化科學管理、制度管理、人性管理則是培養合格人才的手段和措施。
1、學生黨、團組織建設工作;
(1)培養與考察工作。培養與考察工作是黨員發展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把經常性教育培養和集中培訓、分配校園工作、定期考察評議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2)發展新黨、團員工作。按照“堅持标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堅持“兩條腿走路”,即每班的黨務聯系人和輔導員為系黨支部做好選拔、推優、發展等工作,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在質和量上,我系重心在質,甯缺勿濫;根據《黨章》、《團章》結合系裡實際修改了推優實施辦法,提高推優标準,保證推優質量,嚴把“進口”關。合理改善本系黨員隊伍結構,在不同年級、專業學生中均衡發展,避免同一年級、同一專業過于集中。
(3)抓好學生黨員的示範引領工作。學生黨員是學生的标杆和榜樣,積極發揮學生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在學院迎新、宿舍樓道值班、衛生檢查、志願者、勞動課等社會實踐活動中,要求黨員從自身做起,加強自律,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範、橋梁紐帶作用,帶動周圍同學一起進步。
(4)以黨建帶團建,構建多彩社團文化。在抓好黨建工作的同時,加強對團組織的領導,堅持黨、團建配套聯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使團組織的建設随着基層黨建的發展而發展。根據我系學生特長,今年新成立“植物美學社”。
2、學風建設工作;
一是加大思想教育的宣傳力度。要求各年級加強學生尤其是新生深入學習學院有關規章制度,掌握學籍管理的具體規定,教育和引導學生明确學習目的,高度重視組織學生自主管理,發揮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利用班會宣傳、學習和讨論我院獲得畢業證及學位授予的條件,從根本上促進學風建設;二是鼓勵學生參加早、晚自習(鍛煉或自習),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三是堅持學生會及工作人員查課制度,輔導員深入課堂,加大上課出勤率的檢查,并及時與班級教師溝通,了解教師上課、學生學習情況,做好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橋梁;四是鼓勵學生多與教師交流、溝通,加強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與共同發展;五是結合系裡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樣、有特色的文化活動,比如開展新生專業介紹會、考研經驗交流、班主任進公寓等活動,注重培養專業知識、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及綜合素質,促進我系優良學風的形成。由劉齊主任指導的創新項目,獲得挑戰杯三等獎;孫美玲老師帶領學生大學生創新項目,國家級立項一項。
3、學生幹部隊伍建設工作;
堅持德才兼備擇優使用。明确學生幹部工作職責,制定工作目标,使其有壓力、有動力、有前進方向。引導他們努力工作、刻苦學習,做好榜樣和表率,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培養其中的優秀學生幹部加入黨組織,調動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本年度完成我系第二屆分團委學生會改建工作,分團委學生會幹部31人,幹事51人,共82人;班幹部55人;預備黨員11人,正式黨員1人。
4、畢業生就業工作;
我系2017屆畢業生共82人,其中本科41人,專科41人。根據系部和學院招就處最終統計審核情況,我系綜合就業人數74人,就業率90.24%。其中自主創業2人,協議就業48人(含簽訂勞動合同5人),升學15人(含出國讀研1人),靈活就業9人,基本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
2018屆畢業生51人(其中本科27人,專科24人),系部提前摸排統計畢業生就業意向,積極組織招聘宣講會,通過班會、畢業生QQ群和系部網站宣傳就業政策,推薦就業單位,下半年共組織專場招聘會6場,推薦就業單位11個。目前畢業生中,11個本科生計劃進行考研升學,3人專科生準備專套本考試,1人創業。畢業生滕王閣創業項目——王閣低聚多元醇糖,專利已獲初審,公司注冊完畢,完成研發生産,現已進入銷售階段。
5、寝室管理工作;
堅持輔導員深入學生宿舍檢查制度,每晚至少親自檢查1/3,不但查還要察,把檢查和預防相結合,在檢查寝室的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督促學生自覺遵守紀律,努力遏制學生違紀現象的發生;以開展評比活、頒發流動紅旗的形式,做好學生的寝室文化建設,為學生提供一個“溫馨、和諧、文明”的生活環境;
另外,我系分團委學生會安排各部門成員每天檢查學生到寝情況,每周二檢查全系宿舍衛生,每月不定期檢查寝室大功率問題等。
6、資助困難學生工作;
廣泛宣傳學生資助政策,科學建立和及時更新經濟困難學生數據庫,做好貧困生數據庫更新工作,2017-2018學年我系82名納入我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庫,貧困生比例19.3%,資助工作壓力較大。按要求評選針對貧困生的獎學金、助學金等,及時上報評選結果和相關材料,足額發放資金。同時積極開展貧困生自強自立教育、學生誠信和感恩教育以及相關主題教育活動。本年度共有8名同學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69名同學獲得助學金,評審過程公開、透明,結果公示後未收到任何異議。
7、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動;
2017年積極主動、按時按量完成了學工處、院團委、各系部和學院其他部門布置的各項中心工作和任務。如陽光體育系列活動、演講比賽、辯論賽、公寓文化節系列活動等。通過學院團委3月開展的“志願百團進社區”活動,号召和倡議全系學生黨員、團員、學生幹部深入社區,弘揚“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精神,要求青年學生加強自身修養,傳承優良傳統,傳遞愛心和責任,搭建了在校學生校外參加志願服務的平台。我系着力打造系部品牌志願服務項目,與武漢市圖書館對接,開展多次志願服務活動,舉辦食品安全知識講座一次。
豐富學生文體活動,積極推進“三走活動”,鼓勵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開展校園跑步季活動,由學生幹部組織,輔導員每周領跑,軟件記錄累積裡程,定期按排名獎勵來帶動積極性。積極參加學院陽光運動項目,如籃球、平闆支撐、仰卧起坐、跳繩等,其中我系女子籃球獲得聯賽第二名的好成績。
立足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做好大學生心理危機排查預防工作。新生入學以後,就積極開展了環境适應教育和防火防盜防騙安全教育,通過“三個一”(一封家書,一份思念。一篇自傳,一次回首。一個規劃,展望未來)主題活動緩解學生離家的思念,并引導做好大學規劃。通過班助、學生幹部、輔導員深入寝室班級了解學生思想、心理動态,在學院心理健康測評之前發現心理健康隐患學生2名,并及時上報心理健康中心,與學院排查結果相一緻。
四、轉型發展工作總結
1、依托單招班,搭建良好校企溝通平台。
單招班來自全省45家各級糧食儲備庫。目前,我系利用單招班學員來我校學習的機會,與上述涉糧單位形成了良好的溝通機制,并開始嘗試實習基地建設、技術難題攻關、技能人才的培養等多方面、多維度的工作。
2、協調頂崗實習與理論教學之間的關系,注重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
我系與百勝餐飲中國有限公司、武漢仟吉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達成聯合培養意向。充分協調學生頂崗實習時間與大四上學期課程沖突的矛盾,采用引入企業課程與學分置換等方法,緩解兩者之間的矛盾,以縮短學生工作适應期,提高學生實操技能。
3、以項目為指導,探索學生能力培養新模式。
充分發揮我系行業背景,橫、縱向的課題較多的優勢,着力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使學生在項目研究中強化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就感。
五、綜合改革工作總結
1、專業改革,強化實際技能培養
今年我系召開多次專業課程會議,針對課程開設的合理性、邏輯關系以及學時分配進行了充分讨論。明确了現在專業的課程體系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工作能力。
2、探索跨行業、跨專業協同育人機制
我系依托湖北省糧食局,整合糧食行業産業鍊上下遊企業,構建“政、校、行、企”協同聯動育人機制。在湖北省糧食局宏觀引導下,根據儲藏、加工、運輸、銷售、檢測各産業鍊相關企事業單位要求,制定适合行業發展、順應時代潮流的培養方案,整合各類資源為我所用,培養新時代下糧食行業需要的人才。
六、平安校園
安全穩定是學校建設和發展的保障和基礎,糧食與食品工程系一直堅持“安全第一”的理念,按照上級部門和學院得部署要求,高度重視平安和諧校園建設,為全系師生的工作、學習、生活營造一個和諧安定的良好環境。
1、建章立制,預防為主
糧食與食品工程系按照學校要求制定了《糧食與食品工程系事故應急預案》,成立了以劉齊主任為組長的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确立學校安全無小事,學生安全無小事的觀念,努力提高抓好學校安全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結合系部實際,完善《實驗室安全制度》加強實驗室特别是危化品使用管理制度;制定《實習實訓學生管理制度》,簽訂實習實訓責任書,為集中實習學生和指導老師購買實習意外險,防控安全風險。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強化師生思想政治和公共安全教育,通過系部網站、校園櫥窗、學生QQ群等多種渠道發布宣傳安全法制和應急知識,提高師生對食品安全、防盜防騙、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突發災害的辨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增強全系師生法制觀念,使遵紀守法成為廣大師生的自覺行動。 将安全教育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一環,輔導員用真實案例、詳實的數據向廣大新生講解校園常見的詐騙、校園貸、傳銷、盜竊、矛盾糾紛等安全重點案件的特點和規律,傳授學生避免遭受人身财産侵害的應對方法;通過主題班會、專題講座、情景模拟演練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積極配合參與學院組織的地震應急綜合演練;在每年重要節假日和寒暑假前夕,安排一次集中的法制、安全教育,簽訂安全告知書,确保假期的平安。
3、加強管理,協調推進
強化安全穩定日常管理,嚴格落實值班制度,強化對班級和學生公寓的管理。副書記和輔導員、班主任帶領學生幹部定時進班級、進宿舍,善于結合現實問題、熱點問題和學生身邊的問題,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輿論引導;排查學生公寓用水用電、防火防盜存在的安全隐患,對保衛處、學工處、學生社區等職能部門通報的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現象及時整改并依據學院規章制度予以處理。加強網絡安全管理,系部網站及時發布院系重大新聞,任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主動加入學生微信群、QQ群,積極通過實名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傳播正能量。獎勵資助和評獎評優工作做到公正、公開、公平,及時反饋學生申訴意見,維護學生權益;落實心理健康三級關注機制,關注學生的生活困難、就業壓力、思想變化、情緒波動和心理困惑,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對重點心理異常學生做到一人一案,及時幹預,及時上報。加強教師課堂管理,引導教師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政治立場,自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在教育教學中做到講規矩、守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