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彭德忠寄語知行教師:勇擔傳道授業解惑新使命 奮力譜寫學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者:編輯:fsx來源:知行要聞 發布時間:2018-09-10點擊次數:

黨委書記彭德忠在慶祝第34個教師節大會上的講話

老師們、同學們、同志們:

  下午好!

在第34個教師節即将來臨之際,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慶祝屬于我們自己的節日,表彰過去一年在學院教育事業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動員全院廣大教育工作者建功新時代,勇擔新使命,譜寫學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借此機會,我代表學院黨委、行政向辛勤奮戰在教育教學一線的廣大教職員工緻以節日的問候!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心系學院事業發展的離退休老教師緻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湧現一大批好老師。今年年初,《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正式印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黨中央的名義專門印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必将極大地激發廣大教師投身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剛才,聽了教師和學生代表的發言,看到受表彰老師們燦爛的笑容,分享老師們為學院發展潛心奉獻而收獲的喜悅,作為一位從教3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很受鼓舞、很是感動。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作為教師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代表了廣大教師任勞任怨、精心教書育人的可貴品質,展示了作為教師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可敬風範。

一年來,廣大教職員工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聚力學院應用轉型發展,勤奮努力、銳意進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績,學院社會聲譽不斷提升。比如,全面修訂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加快建設實習實訓設施;對圖書館和教學樓的教學條件設施進行改造;廣大師生在各類競賽中捷報頻傳;學院本科招生錄取分數線排名在湖北省同類高校中穩中有升;學院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候選單位,獲評全國糧食行業職業教育集團聯盟顧問單位;最新的艾瑞深中國校友網排名中,學院在全國300多所獨立院校中由原來的80多位進入到50多位。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是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大家心血和汗水的結晶。在此,我謹代表學院黨政,向全體教職工由衷地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老師們,同志們,同學們:每一次慶祝都是一次紀念,每一次慶祝也都是一次思考。作為老師,教師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尊重和幸福,更是責任和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高等教育百舸争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這也給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唐代傑出文學家、思想家韓愈的《師說》有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在潛心立德樹人的過程中又該如何傳道?如何授業?如何解惑?這對我們廣大教師來講是一個新課題、新挑戰。下面,我結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向全體教職工提三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是要長于傳道,當好“人師”和學生的築夢人。

古人雲:“經師易求,人師難得。” “傳道”是師者的第一責任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育者先受教育,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有道、明道、信道,要把教書與育人有機統一起來,把傳授知識與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度融合起來,做道德修養的鏡子,争當愛崗敬業的模範。面對當今多元文化和價值觀念的沖擊,廣大教師要注重傳道育人,要傳大道、傳正道、傳善道,切實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要把知識教育同價值觀教育、能力教育結合起來,融入每一課堂教學之中,既當“經師”,更要當好“人師”“,當好“大先生”,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要注重修身立德,認真落實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主動擔當盡責,注重言傳身教,處處為人師表,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把中國夢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長成才全過程,引導廣大學生堅定共産主義理想信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注重培養學生健康、樂觀、向上的品格,塑造學生純真完美的心靈,讓同學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砥砺品德、陶冶情操;要教育青年學生自覺遵紀守法、維護秩序、節約資源、愛護環境、扶貧濟困、助人為樂、尊老愛幼、明理包容,努力成長為有文化修養、有人文情懷、有社會擔當的優秀人才。

二是要精于授業,做知識的傳播者和技能的傳承者。

明末清初學者程允升曾有詩雲:“多才之士才儲八鬥,博學之儒學富五車”。教人者必先強己。學識是教師之基,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基本素質,也是赢得學生喜愛與尊重的硬實力。在當今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和新技術迅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元,任何人包括老師都不可能壟斷所有知識的傳授。對于以授業為己任的老師而言,停滞不前、抱殘守缺、憑借經驗,必然不能适應現代教師職業的要求,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應有一桶水”,現代的老師應該是一條河流,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需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時刻站在學科專業知識發展的前沿,培養開放的視野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能力,用自己的真才實學教書育人。為此,我希望大家練好“兩項基本功”:

一要勤于學習和積累知識,時刻保持“充電”狀态,不斷升級自己知識儲備的“内存”,以淵博的學識增強為師的底氣。教育是學術。教師要具備深厚的學術功底,要具備立德樹人的能力和素質。“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每個老師都要有“大學無涯”的追求,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努力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育教學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充實的實踐知識,還要不斷汲取和靈活運用現代技術的新知識。學院每年選派老師參加各類研修培訓,鼓勵老師深入企業挂職鍛煉,就是為了讓我們的老師們多學新知識,掌握新本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

二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注重教學相長,時刻保持“續航”狀态,以自身的學識魅力将知識傳遞給學生。講好每一門課、上好每一堂課,是老師應該堅守的基本職責。教育是技術。教師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提高教授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水平。要上好課,就必須全身心投入課堂,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充分備好每節課,既要備内容,還要備學生,更要備教法,每節課講的内容,都應該有不同的精彩、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感受。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以全部的精力忠實搞好教學,用專注的情感誠懇帶好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改革,加強課堂教學互動和研讨,課堂教學由教師主導變為教師引導,注重教學相長,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推進有效課堂建設,把為學生講好課作為最基本的要求,把講課過程當作一種享受,将每一堂課講成臻于完美的精品,變成學生津津樂道的口碑課,真正使教育教學成為藝術。

三是要善于解惑,做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和帶路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當今社會節奏快,變化大,大學生正處于由青春期向成年早期的轉型期,心理内部諸多因素發展不平衡,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可能會遇到智理和價值觀上的的疑惑和彷徨。這就要求老師們做好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和帶路人,為學生解知識之惑、思想之惑、情感之惑,用言傳身教和良好心态引導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家長把孩子托付給我們,寄予了我們百倍的信任,我們理應不辱使命,秉承立德樹人、德育為先,以愛為核心做好學生成長的領路人,将師愛貫穿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過程中。我希望知行的每位老師都能始終以學生成長成才為己任,把關愛學生作為自己的第一責任,以“大愛無聲”的品格,将自己的愛心、情感融入每一堂課、融入每一次服務中,實施有溫度的教育。希望每位老師都能成為學生的“親師”,從小處着眼,從小事做起,比如主動給學生留下自己的郵箱、手機号、QQ号、微信号,多與學生交流;下課晚幾分鐘離開,多和學生溝通,真正把每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來關愛,把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行動自覺,真正培養出能夠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使教育回歸仁術。

老師們、同志們,我們都承載着諸多孩子和家庭的希望,更承載着祖國的未來。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自覺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要愛崗敬業,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自覺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增強教書育人本領,努力培養适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要學為人師,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傳道授業解惑,用真心、真情、真誠關愛學生,用自己的學識、閱曆、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要行為世範,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甘當人梯、甘受寂寞、甘于奉獻,以良好的師表風範和人格修養,引領社會風尚和時代進步潮流。要廉潔從教,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帶頭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弘揚法治精神,嚴于律己、慎獨慎微,守住道德底線和精神家園,握好一支粉筆、做到兩袖清風、站穩三尺講台。

老師們、同志們,教育事業崇高而偉大,教師職業光榮而神聖。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使命、勤奮工作,努力辦好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教育,奮力譜寫學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最後,祝全院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節日愉快、身體健康,阖家歡樂、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3044am永利集团-www.3044noc.com 版權所有 鄂ICP備19016608